|
高期待高标准,你躺枪了吗? 二维码
来源:广州安羽心理咨询机构网址:http://www.anyuxlzx.com ![]() 文/安羽心理咨询
我一好朋友最近跟我吐槽,说他们前段时间新来了一个同事表现得超假,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还蛮喜欢他的,现在看到只想嘘嘘。我很好奇发生了什么,于是请朋友给我讲了讲发生的事情。 这个同事原来刚大学毕业,就应聘到他们公司去了,可能经验不足,也可能是职场新人吧,他决心好好表现一番,希望给领导和同事们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于是,他每天都提前到公司打扫、拖地,积极主动的要求加班,甚至于领导布置的一些明显他完成会有很大困难的任务,也硬着头皮应承下来。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看着都觉得这小伙挺积极的呀,对他的印象也是蛮不错的,就连领导也夸他积极主动。 本来刚刚进入公司工作,想要积极表现一下自己是无可厚议的。但问题在于我朋友的同事进入公司时候的表现与他真正的思想觉悟、为人处世的一贯态度和行为模式相差甚远,夹杂着“过分表演”的成分。即是如此,他也就很难进行长久的坚持。 这不,朋友说这位同事没过多久,水不打了,地也不拖了,还经常迟到,对领导布置的任务更是天三拣四的。 最后就是大家还包括领导对他的印象由好转坏,甚至要比那些刚开始进来公司就表现的不太好的其他人的印象还要不好。 这里很明显的就是,由于他前面的行为,大家会对他形成一个“高期待、高标准”,另外,因为他后面跟前面不一致的表现,大家会认为他刚开始的积极表现是装假,所以会觉得这个人不诚实,也就是我朋友跟我吐槽时对我说的好假。 这个例子里面朋友公司对这个小伙子行为的表现在心理学上来说是一种“阿伦森效应”,即 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而朋友同事的例子是他应用的一个反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