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说人格问题难解决?成年人人格发展改变和完善的6个进程! 二维码
来源:广州安羽心理咨询机构网址:http://www.anyuxlzx.com ![]() 是不是人格问题就真的没有办法解决呢?如果一个人得了人格障碍是不是就要一辈子认命呢? 我们每个人都在社会系统和文化框架中生活和发展,我们的人格发展自然也就或多或少跟这些内容有联系,而永远无法把人格问题从活生生的个人中分离出来。任何人格都是整体、全体、活生生的,而非是僵化和孤独的。 人类是一种能够自我反省、自我调节,至少有部分自主性的有机体,所以人有开心的时候,有抑郁的时候,也有焦虑和害怕的时候……情绪会上下波动很正常,因为如果我们机体正常,一段时间都可以自行或者做些调节处理好好调节就能够回到较为平稳的状态,继续生命的进程的。 而人格既然不能剥离个人去讨论,也就会随人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反应。 人格的发展变化,儿童期的暂且不论,成年后是更加倾向整合的发展,不单纯是自我洞察和挑战,也不是分离的或者完全连续的,而是这些情况的结合。大致有如下的发展进程。 1、人格本身是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一般来说人格的大幅度变化不会发生,如果人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定也伴随着行为上的变化。譬如有些人经历一些突然人事会性情大变,跟之前的自己的行事完全不同。 2、行为的改变呢,则是在人面对失衡时才会做出与之前不同的应对方式,但这种失衡应该是适中的,在客观感觉上不太严重,未超过个体适应能力的限度,如此个体才会适应新的行为模式,从而人格的改变也随之稳固下来。 3、小孩的时候,总是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事件,但成年后,能够致使行为变化的挑战或者时间就变得少了,除非一个人在情境上有很完全的变化,比如社会角色上、责任上、或者关系上,并致使他的生活的系统需要重新构建。 4、如果这个事件和变化导致了人行为持久的变化,那么这个事件和变化必定是当事人在反复加以体验的,而这新的情境体验会被他纳入到以前他所经验的事物中,又进一步增强行为的变化。 5、一旦新的刺激和内在的需要进行联结,旧有的行为方式和新的行为之间的交替就会进行,也就阻滞了将过去投射到心理内容的新情境中,避免了同化。 6、这就需要进行更多的自我洞察和省察。如果行为变化并没有伴随有意识的自我洞察和省察,也就不会有情境或者行为的变化导致成人的人格发展。发展是需要人去了解发生了什么,以及跟自身有什么样的联结,如此才能促成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人格存在于一种和当下环境、情境平衡的状态中,而环境或者行为的变化,如果能够发展出联结是能够导致人格的变化的。
文章分类:
心理咨询问答
|